已经忘记在什么场合下听到这首歌曲的,只是我今天推荐的这个版本更安静和acoustic一些。网上搜索才知道它是某个香水广告曲,也许我就是在看电视的穿插广告中听到的。“安静,轻快,干净”,这首歌曲给我这么个印象,歌曲嘛就是好听,也说不上太多别的东西。乐坛很怪,人张的好看并不能说明她歌曲就唱的不好,这个 Natasha Thomas 就是个例子。
Frank sinatra 的 "My way" 也是我最喜欢的五首英文歌曲之一。我曾经在日记上推荐过两次. 四年前的一个周末,我在公司加班,和同时在上网的机器猫聊起来 frank sinatra 的这首 my way, 我们都很喜欢它,也就谈了很多。每次听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总是很激动,虽然我们的人生还远未到落幕高唱 my way 的时候。
这首音乐的原名是, 选自电影《走出非洲》的原声专辑,在四届奥斯卡奖得主 John barry(仅次于John williams 的五届)的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首和《时光倒流七十年》主题音乐。本来打算
这首“ no more i love you ” 很独特,第一次听它或多或少都会有种异样的感觉(不是一般的流行歌曲的感觉),尤其是其中穿插的小孩子嬉笑的声音让人仿佛是进入了童话世界。听多了 annie lennox 的歌曲,你会发现她这种高亮而忧郁的演唱风格是很另类独特的,给人回味绵长的感觉。这首歌曲很适合在深夜自己独自欣赏。 annie lennox 的演唱生涯分为三个辉煌时期
网友“万花筒”给我推荐的众多歌曲中,有两首是我最为推崇的,但这两首歌曲也最被忽视,有意思的是它们都是翻唱歌曲。一首是菲律宾女歌手 Jheena Lodwick 的翻唱John denvor 的歌曲 "Perhaps Love", 我曾经在日记上推荐过两次,但应者寥寥。另外一首是Carmen Cuesta 翻唱 Beatle 的歌曲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当我的吉他轻声哭泣)。昨天出门参加一个研讨会,在路上反复收听的就是这首,很是为之抱憾。....
只要是人,做事就可能有主观的时候,所以偏见也就在所难免。如果一个人很顽固,那么他的偏见往往不容易得到纠正,就如同我。几年前中国大陆流行刀郎的歌曲时,我就觉得很不以为然,这样的歌曲能红遍全国,只能说明国内的流行音乐已经完蛋了,再也没法提供好的音乐。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歌手王子鸣的报道,他说自己是专业歌手,后来被刀郎这样的民间艺人所取代了,后来刀郎又被网络歌手打败了,但是超女出来了以后又把网络歌手干
这又是一首具有忧郁气质的歌曲,描述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通常这种歌曲很适合在夜晚聆听,这首则不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听,它都能吸引你,我想女歌手的嗓音固然很特别,而伴奏的吉它却是让它不特定适合夜晚的原因。两者给人一种很少见的音乐组合,看过乐队的介绍,你就
我曾经说过,很多音乐会带给你画面感,如果说日本音乐《火霄之月》在我脑海中浮现了“海上升明月”的景象,那么林海的这首《琵琶语》则让我想起的是《春江花月夜》。前一阵子在张亚东的博客上了解到他正准备跟一个叫“林海”的人组成乐队,也许就是此人。虽说一首曲子并不能马上断
SiljeNergaard 的这首“Be still my heart”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爵士歌曲,从开头流动的钢琴演奏你就能感受到爵士乐所缺乏的那种清新的味道,直到萨克斯演奏的出现才显露出爵士乐的一点点迹象。如果是 diana kara 来演唱,通常都是用爵士
这个电影对与 60—70 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至今看来它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战争电影。 前几天重新看了一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本来我打算自己推荐的,后来让 Tici 抢了个先,那我就引用一下吧
刚刚跟人在网上聊起我音乐推荐的的三个类型。在日记上推荐了两年的音乐,大多属于第一类,因为这一类的音乐是那种一听就觉得好听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喜欢我推荐的原因,出于吸引人气的原因,我到现在为止也还是以推荐第一类音乐为主,不过我觉得是时候推荐后两类音乐了。
这段吉他音乐在电影《小马王》原声专辑中只出现在“The Long Road Back”一曲中,仅有一小段,而在电影中它却出现在多处,例如,spirit 和 rain 在水中嬉戏以及结尾和印第安小鬼分手的片段。因为结尾处演奏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我特地剪辑下来。这段音乐不仅优美,而且很感人,强力推荐(最好还是看看电影)。
记得几年前,老蒋跟我说起过《小马王》,他很推崇这部动画片,我曾经向他推荐过《勇闯夺命岛》的原声专辑,他跟我说“《小马王》的电影配乐一听就是Hans Zimmer的作品”。Hans Zimmer 最擅长动作场面的配乐,没想到他竟然在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中,搞起动作大片的音乐来,而且这些配乐又跟前作《勇闯夺命岛》太过相似,所以感觉他有点江郎才尽,是在重复自己。他的电影配乐中阳刚,沉重的作品比较多,缺少舒缓优美的旋律,通常整部原声中,只有一两段音乐是如此,比如 《勇闯夺命岛》中的 "Jay"。和老一代电影配乐人 John williams , John barry 相比,中生代的代表 Hans Zimmer 虽然在技术上出色,但是他的配乐作品总是缺少一些感动人的东西,就象是快餐文化,当时的感觉很爽,但是听过了就听过了,不会永久地记住它,就如同它们所配的大片一样。
这是一首我一听就喜欢上的歌曲,对于一支2000年后发行的单曲来说,这的确很少见。更有趣的是我的两个互不相识的网友同一天给我推荐了这首歌曲,真是太巧合了。我非常欣赏歌手 Daniel Powter 的嗓音和演唱风格,即便没听懂歌词,你仍然能感受到歌曲中有一种年轻的心态,任性而为,满不在乎。仿佛就像看到一个年轻人在说:“ 我就是这样,你怎么着吧”,而且还是摇头晃脑地说。最喜欢的是歌曲中这句的演唱
2000 年拍摄的《谍中谍2》可谓是个大烂片,毁了老吴的一世英名。不过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还是不错的,预告片酷的不行,难怪第一周的票房就上亿了(估计多半都被预告片给骗了)。实际上Tom cruise 在电影开头爬山的镜头还是很酷的,尤其是登山的时候放的那首歌曲。今天不知道怎么突然想起它来,5 年了,我一直没有去找这首歌曲的下载,今天从网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歌曲的名字叫Iko Iko , 是个五人女子乐团的 Zap Mama 的作品。在搜索的过程中,我发现新浪的 IASK 中还有人问到这首歌曲,但是没人正确回答。歌曲有着非洲音乐的那种节奏感,充满了欢快的氛围。强烈推荐!!!